0800-323-188

健檢項目解析|5分鐘認識核磁共振是什麼?儘早發現體內病症

核磁共振(MRI磁振造影)是什麼?核磁共振檢查原理說明

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原名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但它其實沒有核能輻射,是利用無線電波共振頻率(Radiofrequency –RF)激發受檢者體內水分中氫原子,產生共振信號,經高階電腦處理後,將全身上下以橫、冠、矢切面,進行多方切面影像呈現,供醫師觀察人體內部器官組織及病灶的3D立體切面影像,對於軟組織及肝、膽、胰、脾腎、子宮卵巢、乳房、攝護腺等等,清楚偵察到早期腫瘤病變訊息, 是目前醫學界公認最安全(零輻射)且最有效篩檢全身早期腫瘤病兆的工具。                                  

 

核磁共振檢查什麼?適用檢查範圍、流程介紹

核磁共振(磁振造影-MRI)可利用磁場的三度空間定位,產生橫、冠、矢切面,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檢查人體內部器官如腦部、肝臟、脊椎等部位的病變狀況,本文以柏忕健康提供的核磁共振檢查服務為例,向您說明不同部位檢查時的主要位置與對應症狀。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1:頭頸部

頭頸部檢查主要針對腦部疾病篩檢,如顱內腫瘤、腦血管瘤、腦萎縮、腦室積水等腦部症狀進行觀察,適用範圍包含大腦、小腦、腦幹、眼球、鼻腔、鼻竇、中耳、內耳等部位。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2:上腹部

上腹部檢查可提供醫師觀察器官是否出現囊腫、腫瘤、息肉、發炎、感染、纖維化、硬化、等等各組織、器官病變狀況,範圍包含肝臟、膽囊、脾臟上腹腔等器官。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3:骨盆腔

骨盆腔檢查範圍包含下、後腹腔、膀胱、男性攝護腺肥大、癌病變,或是女性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卵巢囊腫(巧克力囊腫)、卵巢癌病變等,可用以檢視生殖器官病變及體內腫瘤發展狀況。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4:全脊椎

全脊椎檢查可針對受檢者是否患有椎間盤突出、骨病變、骨刺、坐骨神經壓迫症及脊椎移轉性腫瘤等病症進行即時觀察,範圍包含頸椎、胸椎及腰椎。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5:腦血管(需施打對比劑)

透過施打對比劑可進行腦血管檢查,協助醫師觀察受檢者是否出現由腦血管相關疾病引起的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瘤、微小梗塞、腦萎縮以及腦瘤和其他腦部病變,建議40歲以上的成年人定期檢查,協助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觀察部位包含頸動、靜脈血管,建立3D立體影像,合併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完整呈現兩側內頸動脈與顱內血管是否有狹窄、動脈瘤及動靜脈畸形的情況。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6:乳房(需施打對比劑)

乳房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優點為無輻射,不須強力擠壓乳房,提供受檢者輕鬆、舒適的乳癌檢測體驗,透過動態顯影技術,適合女性做為篩檢早期乳癌的檢查項目。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7:肝臟動態顯影(需施打對比劑)

透過為受檢者施打對比劑的方式進行檢查,可以檢測出小於1公分的肝臟腫瘤,適合肝癌高風險族群選為篩檢早期肝癌的檢查項目。

 

核磁共振檢查部位8:肝脂肪定量分析

脂肪肝定量分析針對中年上班族容易患有的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問題,提供肝組織脂肪比例評估,協助受檢者透過檢查結果與營養師討論,制定更精確的生活飲食型態改善規劃。

 

核磁共振檢查流程

核磁共振檢測前,會依據受檢者狀況各有差異,醫師與專業人員提供受檢者於檢查過程中的情境說明與須配合事項,讓受檢者可以順利完成檢查,以下為您簡單整理常見的核磁共振檢查流程:

 

  • 當受檢者完成報到程序後,可以至更衣室,更換檢查專用衣褲、拖鞋,必須將身上所有含金屬及磁性的物品、配件卸下,切勿攜入檢查室。
  • 核磁共振儀器在檢查過程中會產生65~95分貝的噪音,因此專業人員會提供耳塞、耳罩,以降低噪音,減少受檢者的不適感。
  • 平躺移入儀器中進行檢查時,需要保持靜躺不動,避免因肢體移動而影響到影像的清晰度,導致影像模糊無法判讀診斷,需要重新檢查。
  • 針對不同部位、範圍檢查時使用的感應器、檢查時間皆有差異,依據各檢查部位不同約需20~30分鐘不等;全身檢查則為70~90分鐘。
  • 若需要注射對比劑者,將由醫護人員於檢查途中,進入檢查室注射對比劑,此時仍須保持靜躺,避免移動以維持影像清晰度。
  • 當受檢者身體不適時,也可於檢查過程中,透過雙向式麥克風和檢查室外的放射師進行對話;若有幽閉恐懼症的受檢者可提前告知,由放射師於執行檢查時隨時提供引導。

 

核磁共振和正子攝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檢查項目差異?

本段落為您針對核磁共振、正子攝影兩者差異進行說明:

 

 

核磁共振

正子攝影(正子斷層造影PET)

檢查方式

非侵入性、無傷口

非侵入性、無傷口

原理

利用儀器內的線圈製造強大磁場,與身體內水分中氫原子產生共振信號,經高階電腦處理成3D立體切面影像

注射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質的葡萄糖藥物(FDG)於靜脈中,利用癌細胞新陳代謝旺盛的特點,使用PET掃描觀察放射性元素異常聚集的部位,偵測是否為惡性腫瘤

特點

核磁共振適合用來檢查受檢者體內的腫瘤、血管、神經壓迫、器官積水與韌帶等體內器官、組織的細部變化

可清楚標示身體各部位葡萄糖的代謝率,更精準偵測、定位異常聚集葡萄糖的位置,有助醫師判斷後續切片檢測位置

是否施打針劑

根據檢查項目不同,由醫師判斷是否施打(對比劑本身無輻射、不含碘、易代謝)

注射含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與去氧葡萄糖所結合之藥劑

優點

受到諾貝爾獎肯定,無輻射、安全性較高的臨床檢測方法。

 

同時MRI可對人體各部位呈現多角度、多平面成像,更易於分析,針對早期腫瘤、腦部病症的診斷有顯著價值

可作為早期癌症、惡性/良性腫瘤辨識、癌細胞轉移情形的判定,並協助評估癌症治療效果、追蹤癌症復發或癌細胞轉移情形

缺點

受金屬物質影響,部分癌症較難檢測,也對鈣化、結石較不敏感,必須輔以其他檢測項目達成更完整的全身檢測

因單次檢測的輻射量極高,因此不建議作為健康檢查項目,需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

 

核磁共振檢查前的4大常見問題

核磁共振檢查常見問題1:核磁共振檢查當日的注意事項

  1. 檢查當日建議不要配戴任何飾品、髮夾,尤其需要避免將任何含有金屬成分的物品攜入檢查室中。
  2. 檢查當日請勿塗抹髮膠、髮油等用品,避免出現成像假影,影響醫師後續判讀受檢者影像。
  3. 若受檢者體內有金屬植入物,如:心律調整器、腦部止血夾、人工心臟瓣膜、人工關節、鑲/植牙,或是有彈片、金屬碎屑於體內時,須於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前,主動告知醫師或是放射師預先評估,以免發生磁場扭曲,影響圖片判讀,甚至發生危險。

核磁共振檢查常見問題2:核磁共振檢查有輻射嗎?會對人體有影響嗎?

核磁共振是利用電磁波與受檢者體內水分進行共振,透過電腦追蹤水分子釋放的氫分子並輸出成影像,同時,用以檢查血管腫瘤、阻塞情形時施打的對比劑(顯影劑),也不包含放射性物質,因此檢查過程前後均不會有輻射問題,不必過度擔心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核磁共振檢查常見問題3:檢查前是否需要禁食?

當受檢者需要進行腹部檢查時,醫師會要求患者於檢查前4小時禁止進食,以免假影干擾;檢查其他部位時,除非醫師有提出要求,否則多不需要禁食。

 

核磁共振檢查常見問題4:檢查前需要打對比劑(顯影劑)嗎?

對比劑的施打目的為顯現血管及組織異常狀態,僅依檢查需要才會評估施打。雖然民眾常擔心施打對比劑是否會有副作用,但是對比劑本身不含放射性物質或是碘,受檢者過敏機率僅為百萬分之四,因此可以不必太擔心。若為腎臟功能異常的受檢者,則建議事先告知醫師,評估個人身體狀況能否注射對比劑。

 

柏忕健康健檢套組|全身核磁共振費用統整,協助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的醫師團隊擁有20年以上的醫學影像判讀經驗,並以家醫科、腸胃科組成的健康管理中心醫護團隊,整合零輻射磁振造影MRI舒眠NBI腸胃內視鏡等先進儀器,提供您專業的健康檢查服務。

健檢當日將由一位健康管理師陪同您一起完成所有檢驗流程。且只要一天即能完成檢查,當天就能聽取詳細報告,並由醫師為您貼心解說報告上的數值,讓您完整瞭解身體各方面的狀況。健檢前也會有諮詢師、護理師依據您的身體狀況進行事前諮商,為您規劃最適合的健檢方案,協助您及早發現身體內的隱藏病症,透過定期追蹤達到及早治療、控制病情的成效,讓您與家人的未來生活安全有保障。

 

以下整理出柏忕健康健檢套組的檢查項目與費用,提供您參考:

  • 菁英健檢:全套磁振造影+全套超音波-NTD 43,600
  • 心安御守:全套磁振造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全套超音波+血液癌症腫瘤標記-NTD 49,800
  • 樂活健檢:全套磁振造影+舒眠腸胃內視鏡+全套超音波+血液常規檢測-NTD 56,600
  • 心動全餐:全套磁振造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舒眠腸胃內視鏡+全套超音波+一日體檢-NTD 69,800
  • CEO頂級:全套磁振造造影+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舒眠腸胃內視鏡+全套超音波+一日健檢-NTD 83,600

 

延伸閱讀:

健康檢查全攻略》健檢項目太多眼花撩亂?一篇教您如何挑對適合項目​​

全身健康檢查費用要多少?一篇了解檢查項目、適用族群,挑對合適健檢
 

健康專線 0800-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