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專欄
-
【全面防疫 安心健檢】現在健康檢查更安全!
防疫期間,健康檢查更安全:完整的健康檢查應該包含良好的事前規劃、舒適的檢查環境、流暢的檢查流程、完整的健檢報告,使受檢者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並能清楚知道自身的身體狀況,有症狀也能有快速的轉介門診治療。以落實預防醫學的理念,並達到健康促進。
-
【營養不均衡】小心成為重症病人
免疫力低下,即是體內抗發炎的能力下降,所以當感染到細菌或病毒時,身體產生大量發炎反應,身體又無法有效控制發炎反應時,就會造成器官衰竭,變成重症。
-
【PM2.5對健康的危害!】不吸菸、無家族病史卻罹患肺癌!!
PM2.5透過呼吸系統進入肺泡引發細支氣管炎,對呼吸道影響甚大,且會經由血液進入體內循環系統,影響心血管功能。醫學界證實,PM2.5會令有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短期內增加呼吸道症狀及心肌梗塞的機率;長期來看,肺癌的發生率會逐漸提高,危害所有人。在臨床上常見到有些肺癌的患者,本身沒有抽菸,也沒有相關家族史卻得到肺癌,據推測可能和PM2.5的危害有關,尤其在女性肺癌不抽菸的患者近9成;男性也有將近四成的比例是不抽菸的患者。
-
揪早期肺癌 低劑量斷層掃描是好幫手
美國胸腔學會就正式推薦「低劑量電腦斷層」作為肺癌高危險群的篩檢首選工具,除了單次輻射暴露較低之外,此檢查可在一次的憋氣完成全肺臟的掃描,大約只要10到15秒。
-
完整的肝臟檢查,徹底防範肝癌。
要預防肝癌,主要是剷除肝癌的致病成因,也就是上述提到的:不要讓肝發炎、不要讓肝硬化。本身有B型肝炎、C型肝炎的患者,應該定期每6個月追蹤檢查,肝硬化的患者更要定期3個月做檢查追蹤。
-
健康檢查如何早期篩檢出腦動脈瘤?
在健康檢查的項目上,包含抽血檢測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頸動脈超音波等,都是可以初步篩檢出血管疾病的風險。
-
醫:心肌梗塞原因,完全不易察覺!哪些症狀要有警覺性?
王應傑之子王怡中,驚傳跑步中突發心肌梗塞而英才早逝。根據媒體報導,王怡中一直身體健康,也沒有心臟病史、並且平常就有運動習慣。
-
乳癌檢查!醫:定期健檢促健康
醫師倡定期健康檢查以預防保健!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飆升最快,自40歲開始快速增加,40~64歲的女性乳癌即佔所有比例約7成2。
-
WHO世界衛生組織都擔心的慢性疾病殺手「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猝死
心血管疾病每年都造成全球至少1710萬人死亡,進一步預測,2020全球的死亡、健康頭號殺手就是心血管疾病。
-
6種常見的心臟檢查工具,避免猝死症與心血管疾病
心臟是人體的幫浦,將血液打到全身。心臟主要是由3條冠狀動脈供應氧氣及養分,一旦阻塞,可能導致心肌缺氧,也就是所謂的「冠心症」,嚴重一點就是造成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