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專欄
-
秋天養肺飲
營養學觀點哪些養肺食物具備什麼營養素對人體健康又是如何呢?白色食物例如 : 白木耳,豆腐,豆漿,牛奶,山藥,薏仁,白木耳,洋蔥,白花椰菜,蘋果,水梨等等,白色食物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等有修補組織功能.所含維生素及礦物質提供抗氧化功能,另有部分含有的植物多醣體亦可增強免疫力
-
來得快,去的快的健康殺手!罹患心血管疾病最關鍵的「2」項因子!
心血管疾病大多都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與「血管阻塞」有關。它可能是由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年齡、抽菸、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良與過量飲酒所造成,因此廣義來說,十大死因中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的「糖尿病」、第八名的「高血壓疾病」也都包含在『心血管疾病』的範圍,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都息息相關。
-
常喝茶喝咖啡,容易有胃部疾病?醫師破解謠言:兇手另有其「人」!
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又常靠刺激性的飲料,像是:咖啡、茶,來提神,所以現在人常常受到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的疾病所苦,很多網路流傳喝咖啡或茶會引起胃部疾病,但追根究柢的原因,其實是『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
-
預防大腸癌!兩大地雷食物最好別碰!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這句話也顯示大腸癌跟飲食密切相關!現代人三餐幾乎在外,飲食不正常、加上蔬果攝取量偏低,其實潛藏很多與大腸癌之間的關聯性,所以到底要怎麼吃,才能避免大腸癌找上門呢?
-
嘴麻、頸部痠痛,一檢查竟是腦瘤!腦部症狀易混淆,5大症狀不可輕忽!
在醫學上,發生在頭顱內的腫瘤,均統稱為「腦瘤」。通常腫瘤分為良性與惡性,惡性腫瘤即是所謂的癌症,癌細胞生長快速,並侵犯周圍組織;良性腦瘤也可能壓迫正常腦組織,並影響到神經與其他生理功能,造成症狀。整體而言,腦部腫瘤無論其本質為良性與惡性,均可能造成神經功能的傷害。
-
大腸癌發生率降低90%!不想瘜肉變成大腸癌,該建立的4個好習慣
大腸癌連續 9 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許多民眾都知道,瘜肉是演變成大腸癌的主因,經由篩檢發現大腸瘜肉並切除,已被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76-90%;透過大腸瘜肉的切除(特別是腺瘤型瘜肉)也被證實可以降低因大腸癌死亡的機率(下降53%)。
-
5大數值超標,小心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細胞旁邊塞滿了脂肪細胞,也就是俗話說的「肝包油」。很多名眾認為脂肪肝不痛不癢,而且問起來你也有,我也有,好像大家都有,根本不以為意,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遠離女性殺手,漫談「乳癌」篩檢
乳癌雖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但是若能早期發現,治療成果是相當好的。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推行的四大癌症篩檢,乳房癌症篩檢就包含在其中(另外三項為大腸癌、口腔癌和子宮頸癌)。篩檢方式使用乳房X光攝影,用以偵測懷疑為惡性組織的小於0.5公釐微鈣化點。
-
偶爾胃痛,一檢查竟長5公分腸癌!不想瘜肉變腫瘤,40歲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無痛內視鏡」真的是40歲人生必做的檢查,早期切除大腸腺瘤可以降低76~90%大腸癌的發生,並降低50%大腸癌死亡率,現在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還年輕化,可以的話,最好提早到35歲先做一次。此外,大腸癌好發的位置多半在直腸、乙狀結腸附近(如下圖),這個地方靠近肛門,容易因腫瘤太大便秘、出血(雖然等有症狀已晚了),但不代表其他大腸部位如升結腸、橫結腸不會發生喔,很多大腸鏡檢查只做乙狀結腸或降結腸,為了全面性,務必要清楚自己是不是做到全大腸。
-
腹脹沒大便,竟是大腸癌第三期
許先生,65歲因腹脹好幾天沒有大便來到急診,經過檢查發現大腸癌造成腸阻塞,緊急大腸支架放置後安排外科手術,結果病理證實大腸癌第三期,術後還要進一步的化學治療。在和許先生閒聊過程中,其實許先生的症狀已經持續半年多了,這其間有醫生建議他要安排大腸鏡檢查,但是因為不了解大腸鏡檢查,而且朋友間以訛傳訛的說大腸鏡檢查很痛苦又很可怕,所以他一直逃避大腸鏡檢查、不敢找醫師安排,他很懊悔,他說若早知道有無痛大腸鏡檢查,他就不會拖到腫瘤這麼大阻塞了才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