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師專欄
-
遠離女性殺手,漫談「乳癌」篩檢
乳癌雖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但是若能早期發現,治療成果是相當好的。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推行的四大癌症篩檢,乳房癌症篩檢就包含在其中(另外三項為大腸癌、口腔癌和子宮頸癌)。篩檢方式使用乳房X光攝影,用以偵測懷疑為惡性組織的小於0.5公釐微鈣化點。
-
偶爾胃痛,一檢查竟長5公分腸癌!不想瘜肉變腫瘤,40歲前一定要做這件事
「無痛內視鏡」真的是40歲人生必做的檢查,早期切除大腸腺瘤可以降低76~90%大腸癌的發生,並降低50%大腸癌死亡率,現在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還年輕化,可以的話,最好提早到35歲先做一次。此外,大腸癌好發的位置多半在直腸、乙狀結腸附近(如下圖),這個地方靠近肛門,容易因腫瘤太大便秘、出血(雖然等有症狀已晚了),但不代表其他大腸部位如升結腸、橫結腸不會發生喔,很多大腸鏡檢查只做乙狀結腸或降結腸,為了全面性,務必要清楚自己是不是做到全大腸。
-
腹脹沒大便,竟是大腸癌第三期
許先生,65歲因腹脹好幾天沒有大便來到急診,經過檢查發現大腸癌造成腸阻塞,緊急大腸支架放置後安排外科手術,結果病理證實大腸癌第三期,術後還要進一步的化學治療。在和許先生閒聊過程中,其實許先生的症狀已經持續半年多了,這其間有醫生建議他要安排大腸鏡檢查,但是因為不了解大腸鏡檢查,而且朋友間以訛傳訛的說大腸鏡檢查很痛苦又很可怕,所以他一直逃避大腸鏡檢查、不敢找醫師安排,他很懊悔,他說若早知道有無痛大腸鏡檢查,他就不會拖到腫瘤這麼大阻塞了才來處理。
-
無聲的癌症-大腸癌
大腸癌已經好幾年都是在10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前段班,從國健署的資料來看,大腸癌每年發生個案從民國92年的八千多人,在短短的十多年間已增加至一萬五千多人,平均來說每10萬人口就有78.7個人會得大腸癌,而且趨勢一年比一年增加。一般來說,95%的大腸癌都是從大腸瘜肉慢慢演變而來的,比較常見的大腸瘜肉區分為 2大族群,一種癌化低風險性的增生性瘜肉,通常長在直腸,但另外一種就是癌化高風險性瘜肉 ”腺瘤”
-
「放屁」看出3個身體警訊:放屁時出現這個症狀,就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你曾在電梯、捷運、圖書館等公眾場合想放屁感到難為情嗎?「排氣」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很多人基於公德心卻經常忍住,要注意喔,有屁不放,或者屁放不出來,可是身體的警訊之一,特別是放屁過程肚痛難受,引發胸悶,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
-
很多癌症都是在50歲被發現! 30、40、50、60歲,健康檢查最該注意的事
誰都不想生病,但在還沒生病之前,每個人對健康的定義卻是相當主觀!我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我x歲了,要做全身健康檢查嗎?」這反映許多人在自以為健康的前提下,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的健檢,其實可以用年齡做區分,不同的階段,身體、生活型態、人生角色都不一樣,答案也是相對的。通常我會用「30~50歲」跟「50~70歲」兩個階段來看待。其中,30~50歲這個階段我又會分成「30~40歲」跟「40~50歲」兩個小階段。
-
不吃肉,反而會加重脂肪肝!健檢醫師教你:消除脂肪肝,先知道3件事!
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高達三成,約3個成人就有1人得了脂肪肝。在我的門診,脂肪肝患者確實不少,比較有趣的是,這些人知道自己有脂肪肝後,積極對抗的少,跟脂肪肝和平共處的多。
-
大便有血?醫師傳授3招分辨:你是單純痔瘡、還是腸癌?
一名30出頭的周姓年輕男子,在某科學園區擔任研發工程師,工作壓力不小、時常熬夜加班有內痔病史,一年多前..,
-
最多人問的健檢問題:大腸癌這麼流行,為什麼「無痛腸胃鏡」常被排除在全身健檢項目外?
「大腸癌這麼流行,為什麼你們的全身健康檢查,竟把無痛腸胃鏡檢查列為加選,不是必選?」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的這個問題,事實上...
-
等到「排便出血」就太遲了!醫師:頭暈,才是大腸癌最早期的警訊
大腸癌近年來成為國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想要早期發現大腸癌通常不能靠「症狀」,通常有症狀才來檢查的病患,確診後的情況都不理想,倘若你還是想在家自我評估是否該做檢查,或可從糞便形成的過程所出現的生理現象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