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323-188

預防大腸癌前,先懂「徵兆怎麼來」?

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羅鴻源醫師

 

一名45歲的張姓男子,因為工作而長期外食,加上本身有抽菸的習慣,因為不明原因腹痛、便秘、血便大約半年,兩三個月前在一般健檢診所檢查出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經過治療後效果不佳,轉而透過朋友求助於我。

我建議他先做舒眠腸微鏡檢查,徹底了解腸胃內部有什麼狀況。事前我推斷他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是,胃部可能有幽門桿菌,果不其然從胃部的檢查,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於橫結腸居然發現有腫瘤,經切片證實是大腸癌。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是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而且大腸癌發生的年輕化趨勢已經很明顯,其最有可能的誘發原因,在於長期外食以及飲食習慣的西式化。

我們每天都需要進食,吃的、喝的,需要消化系統的日日運行。直腸是消化道的末端,廣義的大腸包含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最後到直腸,整個長度大約120~140公分。而根據大腸內瘜肉、腫瘤長的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症狀也就稍有不同。

排便有血、腹脹腹痛、便秘、解便形態改變,這些都是大腸癌會表現的症狀,但這些跟體內糞便形成的過程,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平常沒有消化掉的食物,到了大腸就會形成糞便。

糞便在身體右側的大腸(升結腸)的含水量比較多,因此是稀水狀,依序經過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後排出,過程中水份會不斷的被脫乾,所以到左側的大腸時,糞便就會比較固態,這就是造成症狀不一樣的原因!

在右側的大腸因為糞便通過較不困難,所以造成症狀的腫瘤會比較大,腫瘤比較大就容易有潰爛,潰爛後就容易造成貧血,貧血在外顯的症狀就較容易產生頭暈,甚至有些長到非常大後才有症狀,這時就會引起腸阻塞。

反之,如果腫瘤出現在左側的時候,因為糞便比較乾、固態,相對來說要通過腸道困難度就比較高一點,這時候固態的糞便通過腸道就會變得比較細、比較小,腫瘤跟糞便經過摩擦,在排泄出體外的時候,就會發現在糞便表面觀察到出血的現象。如果腫瘤越靠近肛門口,會讓人感覺到有糞便存在那個位置,所以不斷的會有想要排便的感覺,也就是說可能剛上完大號,還想在上大號,可事實上完全排不出來。

因此,右側大腸癌跟左側大腸癌,在臨床上的症狀表現不一樣,原因就在於糞便形成的過程,以及大腸內腫瘤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

大腸癌連續9年高居國人10大癌症第一名,上述有提到最有可能誘發的原因在於長期外食以及飲食習慣的西化。在歐美國家,雖然是西化飲食,但大腸癌的發生率卻比台灣低,在於西方國家重視定期腸胃鏡檢查,來降低大腸癌的發生機會。

 

♦相關健檢套組: 心動全餐樂活健檢健康腸在

 

#台中健康檢查 #台中健檢

健康專線 0800-3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