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羅鴻源醫師
體內的「深宮怨婦」,胰臟癌怎麼這麼可怕?
資深藝人戈巴因胰臟癌逝世,享壽67歲;聯安健檢診所李文雄總經理,因胰臟癌離世;世界先進前董事長章青駒底因不敵胰臟癌過世,不但成為半導體業的一大憾事,更引起國內科技圈對胰臟癌的關切,因為被喻為改變世界科技天才的賈伯斯也是胰臟癌過世,在癌症醫學發達的現今,胰臟癌怎麼還是這麼可怕?
胰臟位於後腹膜腔,是一個約長15~20公分、寬2.5公分的小且長狹型腺體,小小的又躲在胃後,常與腸胃病灶混淆,是消化系統較易被忽略的一環,在醫學界有人戲稱它是「深宮怨婦」。
胰臟癌造成的症狀易輕忽,建議提早就醫檢查。
胰臟癌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當晚期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顯現,而症狀,也依發生的位置而有不同。
胰臟分為胰頭、胰頸、胰體、胰尾等四部分。位在胰臟頭部的腫瘤,容易阻塞總膽管,以致膽汁無法暢流到十二指腸,常有黃疸、食慾不振等症狀;若胰臟癌位在胰尾,在臨床診斷上難度更高,因為腫瘤幾乎不會造成症狀,無聲無息地進展,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或轉移時才會出現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部不適等症狀。臨床上不少患者以為腸胃不好,吃了成藥,不僅對於症狀毫無幫助,還延誤就醫。
胰臟癌檢查做什麼才精確?癌症腫瘤標記不準嗎?
我曾診治過一名60幾歲的退休男性,因在高雄一家大型醫院體檢加做癌症腫瘤標記,其中一項常被視為胰臟癌相關的CA19-9指數偏高(正常值37,他約45),隔一個月再去另外一家醫院做同樣檢查,CA19-9指數依舊偏高,醫生再進行超音波檢查沒有任何發現。
後來他的女兒在我們醫院工作,特地帶爸爸北上來找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幸運,竟被我用超音波看到胰尾處有近2cm的陰影,進一步透過磁振造影確診為胰臟癌,但前前後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到第三次檢查才被確診,顯見胰臟癌並不容易發現。
目前醫界針對胰臟癌,確實沒有一致公認有效的偵測設備,CA19-9常被冠上胰臟癌指數,但也可能表現在如胃、大腸、肝、膽囊等器官,有時甚至不是癌症,C肝發炎、膽囊管阻塞都會有偏高的反應,是一種特異性低、辨識度低的篩檢工具。
我常常說:「有胰臟癌的患者,做了CA19-9八成以上會高,但CA19-9指數高,只有約1%是胰臟癌。」最好能進一步深入檢查比較可靠。
一般腹部超音波會因腸胃空氣阻隔,不易發現藏在背後的胰臟問題,一種附有超音波探頭的內視鏡稱為內視鏡超音波,由於可以更貼近觀察胰臟,是目前比較精確的診斷工具 ,但是以此種侵入方式,卻還是容易在胰頭鉤狀突、尾部的邊緣地方產生盲點。
若要取得成本與報酬上的平衡,電腦斷層(CT)與磁振造影(MRI)是個選項,電腦斷層有輻射顧慮,磁振造影無侵入且無輻射,胰臟癌診斷率可達9成。
三大原因,胰臟癌五年存活率僅4%!
一般來說,胰臟癌好發60歲以上,男性比率高於女性1倍,通常,確診為胰臟癌的患者,只有20%可以開刀,可開刀的病患中五年存活率約20%,因此整體五年存活率僅4%,主要原因有三:
1. 胰臟惡性腫瘤容易轉移到肝、侵犯到胃
2. 周遭淋巴多,微血管豐富,容易侵犯至血管及發生淋巴轉移
3. 目前沒有比較有效的抗癌藥物,導致致死率高
像剛剛說的這位退休男性,在開刀過程就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結,最後不幸過世,在胰臟癌患是很常見的事。
胰臟惡性腫瘤這幾年並沒有擠入國人癌症發生人數前十大,但據衛生署統計,2013年胰臟癌在癌症死因人數中位居第8,與10年前相較成長17.7%,增加速度位居第一,顯示胰臟癌發生人數雖不多,致死率高,確實值得重視。
哪些人是胰臟癌高風險族群?6大族群要注意
- 60歲以上長輩
- 抽菸者
- 長期飲酒過量
- 體重過重、肥胖者
- 糖尿病患者
- 慢性胰臟炎患者
臨床上,因抽菸而得胰臟癌的風險是不抽菸人的2倍, 喝酒、體重過胖、嗜吃高脂肪如肉類食物,都會使胰臟癌的機會大幅提高,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胰臟炎也是高危險群,隨著科技產品生命週期變短,從事科技業工作壓力大,透過菸酒來解壓的科技人士不少,或許是胰臟癌容易找上門的原因。
胰臟癌90%為腺癌,少數如賈伯斯得到胰臟癌是神經內分泌瘤,這是存活率較長的胰臟癌,我也碰過一位酒國英雄,50多歲因喝酒肝功能異常,在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被發現藏在胃部後方的胰頭處有2公分大的神經內分泌惡性腫瘤,所幸磁振造影檢查發現並無轉移,經開刀處理後,未有復發及轉移現象,到現在為止這名病患仍然很規則的接受追蹤檢查,不知不覺已10年。
更多人已經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