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羅鴻源醫師
因健康意識抬頭,「瘜肉最好要切除」這觀念已普遍為現代人所接受。然而,若腸內的瘜肉多達30~50顆,要一次切完實在太折騰病人,我從事腸胃專科20年來,就碰過這麼一個罕見案例,年事已高的張媽媽,在二度罹患腸癌後,靠著極高配合度,與我合作長達10年,總算把腸子內大小不等的瘜肉逐漸清除。
張媽媽樂觀、健談,就像在逛市場買菜隨時可見的婦人,與女兒兩人相依為命的她,10年前先在他院確認升結腸有惡性腫瘤,診斷為大腸癌三期,完成手術後,經轉介才來找我化療與大腸鏡追蹤。
我一看她大腸鏡的片子,哇賽,裡面竟佈滿大小不等的瘜肉,肉眼判斷已比常人高出數倍,心裡馬上浮現:「這不就是少見的家族性瘜肉症?」內心除了小小震驚,也趕緊冷靜數了一下瘜肉數量,還好不到50顆,以她當時60多歲的年紀,這樣的瘜肉數目稱不上家族性腺瘤瘜肉症,判斷為衰減型家族性腺瘤瘜肉症。
所謂的家族性腺瘤瘜肉症,又叫多發性瘜肉病,除了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通常瘜肉在12~15歲青春期就會出現,患者最早可從30歲就出現上百顆到千顆的瘜肉,並具有很高的癌變機率。張媽媽的瘜肉雖然比平常人多,但當時已60多歲的她不到50顆,算是可控制的案例,但這麼多的瘜肉到底要不要一次切完呢?這就得要談談大腸瘜肉切除的一些觀念了。
基本上,有些瘜肉不一定要切除,只要透過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診斷,若屬於增生型瘜肉不具癌變風險者,90%追蹤觀察即可。
再依據2011年美國消化內視鏡學會的報告,大腸鏡瘜肉切除導致出血機率0.1%~0.6%,腸穿孔機率小於0.1%,發生的原因與瘜肉的大小、位置、切除數目、腸道清潔程度、接受切除者使用藥物(尤其是抗凝血藥物)、接受切除者本身疾病影響凝血功能等有關。
因此,若大腸鏡檢查時被發現有多發瘜肉,像張媽媽這樣的案例,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其實也沒有標準答案到底一次要該切多少,完全依據個人狀況而定。我當時曾想過,張媽媽已經罹癌,腸子有這麼多瘜肉,乾脆進行全大腸切除,然而,全大腸切除恐影響生活品質,最明顯的後遺症就是容易拉肚子。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我們所謂的切除瘜肉,是經由電燒儀器,將瘜肉切下作病理檢驗,依據瘜肉的型狀及大小不同,在套上瘜肉切除套環前,先在瘜肉基部注射藥物,以利瘜肉切除及減少併發症,切除後所產生之傷口,則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縫合,一個過程處理不當,善後處理更是麻煩,考量到張媽媽年紀不小,也才剛開刀,我建議她一邊化療,每半年就來照大腸鏡,每次我幫她挑癌變風險最高的4~5顆,看看能否獲得控制。
張媽媽是配合度很高的病人,只是斷斷續續不到兩年的化療療程一結束,因為女兒工作遷到南部就中斷追蹤,我叨念歸叨念,病人遠在南部只能盡提醒之力。
不幸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張媽媽因一次腹痛被送往南部醫院,發現靠直腸處再度長出一顆惡性腫瘤,火速被女兒帶上台北找我,這才知道她狀況轉惡。
幸好這次腫瘤的位置離肛門口不會太近,沒有需要做人工肛門的顧慮,二度罹癌的她也從此定居台北,每半年就乖乖來找我做大腸鏡,至今已第10個年頭,一晃眼也已70多歲,因為定期追蹤,腸子內的瘜肉控制的很好,甚至已剩沒幾顆,大小都不超過1cm。
對醫生來說,每切一次瘜肉,都要冒著患者可能出血、穿孔的風險,何況每次幫年紀不小的張媽媽處理瘜肉約4~5顆,又比一般患者更需要費心處理,我真的很感謝張媽媽對我的長期信任,10年來,看著張媽媽瘜肉越來越少,病情獲得控制,真的很開心,若我在內視鏡瘜肉切除的功力有所精進,張媽媽應該是背後功臣之一。
【2015.2.26 良醫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