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韋朝榮醫師
健康檢查的省思
「一般人都是把健康檢查當作預防醫學的一環,這位穿著家居服的太太,卻帶著神情恍惚的丈夫來這,把健檢當成救命的最後一招….」
數年前,我任職的台中榮總磁振造影健檢中心,突然出現一位身著尋常工作服的50歲中年男子,由一身非常樸素的太太陪同,希望透過全身高端磁振造影健檢(MRI),看看身體到底哪裡出了什麼狀況?
由於全身MRI健檢費用並不便宜,大部分受檢者的經濟狀況較為富裕,從外表看這對夫妻,已令我留下第一個深刻的印象。
經健康管理師的事先諮詢,得知先生最近幾個月脾氣易怒,人際關係不佳,工作狀況愈來愈差,常頭痛卻找不到原因,情形每況愈下,必須經常請假。等MRI檢查結果一出,我在一張張細切的影像中,看到先生的大腦出現大量瀰漫性的腦部白質病變,問題確實不小。
一進診間的先生,明顯有躁動、不安,說話注意力不集中等表象,還不時喊冷及全身疼痛,我拿了毯子給他披上,只能拿著健檢報告跟他太太說明:「這麼嚴重,你們都沒就醫嗎?」才剛發話,太太就語塞哽咽地說不出話來。
等太太情緒稍為平靜,慢慢從她口中得知先生是從事勞動的工人,向來認真勤奮又愛家,約一、兩個月前突然行為怪異,發怒、發呆、動不動就生氣、在家還摔東西。
與婆婆同住的妻子,身兼媳婦壓力已經夠大,婆婆還一味責怪太太沒有把老公照顧好,期間因頭痛,她帶著先生曾到附近診所就醫,被診斷為感冒,吃了感冒藥情況卻越來越嚴重,後來先生因關節酸痛到無法工作得請假,缺勤天數甚至超過該有的休假福利。
「我婆婆還跑去問神,怪我替家裡帶來衰運......」太太說著說著,又是滿腹委屈的大哭,他們甚至跑去大醫院精神科求救也沒效果,直到有一天,鄰居建議乾脆去作全身健檢,經介紹才來這裡檢查。
平常人都是把健檢當預防,這對夫妻卻把它當救命的最後一招,這樣的個案在我手上真的少見。
全身MRI健檢
對從事勞力工作的藍領階級而言,全身MRI健檢是一筆負擔,知道他們的情形後,當下我盡可能地給予這對夫妻最大的協助。而腦部白質病變並不是常見的疾病,像這麼短的時間內出現臨床症狀合併廣泛性的腦部白質病變,應該與少見病毒感染有關,比較不像一般遺傳性的代謝疾病;另外,較好發在女性的多發性硬化症也會併發腦部白質病變,但也可能出現在男性。無論如何,我都趕緊替他們安排到神經內科門診並安排住院,好確定病因治療。
基於關心,兩三天之後,我繼續追蹤這位工人的病因,結果他竟然是因愛滋病(AIDS)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
透過腦部MRI檢查及神經內科的診斷,檢驗出他的愛滋病症。太太後來跟我們的健管師說,先生一年前有去泰國旅遊,或許是在那時感染到,雖然侵犯到腦部的愛滋癒後情況比較不理想,但隨著治療方法的進步,愛滋病的死亡率已明顯的降低。
受檢者把健檢當救命最後一招,對身為健康守護者的我們,其實並不樂見,這個案例,讓我很想呼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也是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董事長黃達夫醫師曾提的,「這些都是在正常醫療過程,沒有受到適當重視的一群人」。
這名工人的案例,也反映台灣醫療資源沒有妥善的運用,病患一開始先找附近診所,加上台灣人的就醫習慣經常是這位醫生無效就換別家,不斷的轉診已難追蹤病因,試想,若交由同樣的醫師連續追蹤三個月,或許能從每況愈下的情況產生警覺。
當然,醫師方面也需要檢討,通常臨床上看到相當明確的症狀,醫生會依狀況建議作檢查,但若主訴很不專一如「易怒」、「健忘」,想一想,若你是醫生,看到50幾歲、家境不好的就醫者,聽到這樣的描述,難免聯想可能是家庭壓力。就像這名工人也曾到醫院看過精神科,若精神科醫師能進一步考慮到器官上病變而給與適當的儀器檢查,也許可以早點診斷,就不會拖到來健檢才發現。
定期健檢保命
我們經常提倡要定期健檢,但這幾年我有一部分的健檢工作,是在發現這種臨床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的病人,當時我看到這位工人外顯出來的特徵,就直覺他已有疾病。他其實是可以不需要健檢,醫生或許只要多花一點問診,就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2014.7.4 良醫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