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視鏡腸胃道檢查
針對疾病篩檢,其實是運用不同有效的檢查工具對不同的器官系統來做檢查,大家可能聽過一些昂貴的高階健檢儀器如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正子(PET)…,但高階儀器檢查不代表無所不能,譬如早期大腸癌檢查,即便是你用最貴的、最好的、最先進的CT,或者MRI也沒有辦法,因為這兩種儀器設計上的限制就是沒有辦法讓我們的腸子皺褶打開,讓我們去看看隱藏在腸內皺摺的瘜肉啦,或者在胃表層的潰瘍,要深入精確發現病兆,內視鏡還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式。所以,如果你都沒作過健檢,首先得先針對自己的需求找對適當的工具和方式。
健康檢查的目地
接著,我們可能要問自己,做健康檢查到底想預防什麼?通常,建議從國人十大死因做參考,畢竟這是國家長期統計的數據,是有意義的訊息。
其中,癌症已超過20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防癌」絕對是健康檢查第一要項,若從各項醫學實證來看,早期癌症治癒率確實較高,這也是為何國健署提倡四種癌症篩檢(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就是希望民眾能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早期治療。
多數癌症只要用對工具都可做好預防
而大部分的癌症只要用對工具都可以及早發現。如果是一些實質性癌症,也就是腫瘤會長成一個塊狀。一個結節狀的癌症,通常都可以用影像儀器來做檢測,但比較少見的血液癌症或骨髓癌等,因為腫瘤呈現不是塊狀,就得利用抽血、抹片來篩檢。要篩檢出身體內的癌症當然可以做一次全身完整的影像健檢,但若受限預算,則可從台灣十大癌症來考慮。其中,大腸癌已連8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肺癌是癌症死亡率第一,女性乳癌也因年輕化發生率和死亡率都不低。在沒有個別疾病家族史的前提下,從發生率、死亡率較高的癌症著手預防,是可以兼顧效益及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以大腸癌為例,內視鏡檢確實是目前預防大腸癌最直接有效的工具。但這代表國健署提供50-69歲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沒用嗎?不是的,只是敏感度和準確率較低。我的建議是,糞便潛血也可以篩檢大腸癌,但要多做幾次才能提高篩檢率。
肺癌部分,低劑量電腦斷層目前是篩檢肺癌最有效的工具,而在台灣,我們有發現女性肺癌案例節節升高,可能是台灣女性長期廚房油煙,空氣汙染暴露pm2.5風險有關,倘若又有家族史、吸菸或經常處在二手菸環境,建議一定要及早做一次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肝癌在台灣發生率已逐漸下降,這是因為從民國75年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的成果,但不要忘記,台灣不少40歲以上民眾因未打B肝疫苗,還可能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甚至罹患過C型肝炎,都會增加肝癌的風險性。想早期篩檢肝癌的民眾,只要先去抽血,確認自己有無B肝帶原或C型肝炎抗體,若有此風險,就得定期至腸胃科門診篩檢。
除了癌症,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的是腦心血管相關疾病,其次是糖尿病,這些疾病和代謝症候群、三高密切相關,也就是和生活型態高度相關,只要你是肥胖(高血脂、體脂高)、抽菸、不愛運動三者其中之一,就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在第一次健檢就得加強相關檢查。
心血管疾病可先從基礎評估開始,體重是第一關,第二關為量測血壓,第三關是透過血液檢查知道自己的膽固醇、血糖濃度。這三項都是再基本不過的健康檢查,了解自己風險性。如果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再進一步透過比較進階的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頸部超音波或腦血管磁振造影,看看是否有血管硬化、狹窄等問題。
不要小看基礎健檢
最後,想跟大家說,不要以為簡單的健康檢查沒意義,舉凡員工體檢甚至更早的學生體檢都不要小看,建議從年輕就把這些數據、報告書都好好保存,可做為下次健檢的比較參考,日後可以給醫師在疾病判斷上極大的助益。
另外,就像一台車開久了要定期保養一樣,對步入中年的民眾來說,定期健檢無論是簡單的或者完整高精密型,絕對絕對有意義,當檢測到有異常時,務必找專業醫師來判讀和解說。檢查後更重要的是「實踐」。通常,95%的民眾健檢的結果多顯示是處於亞健康狀態。這代表要繼續增進健康,就得調整生活型態,唯有透過飲食、運動、休閒等身心靈的提升,才能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