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323-188

無聲的癌症-大腸癌

專欄作家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 腸胃科醫師 陳仕豐

 

大腸癌已經好幾年都是在10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前段班,從國健署的資料來看,大腸癌每年發生個案從民國92年的八千多人,在短短的十多年間已增加至一萬五千多人,平均來說每10萬人口就有78.7個人會得大腸癌,而且趨勢一年比一年增加。

 

大腸瘜肉與大腸癌:

一般來說,95%的大腸癌都是從大腸瘜肉慢慢演變而來的,比較常見的大腸瘜肉區分為2大族群,一種癌化低風險性的增生性瘜肉,通常長在直腸,但另外一種就是癌化高風險性瘜肉 "腺瘤”。經研究顯示,一顆一般型態的小腺瘤要長成癌化高風險的腺瘤(包含絨毛腺瘤,分化不良腺瘤),需要2-5年的時間,而同樣的癌化高風險的腺瘤要長成大腸癌也需要2-5年的時間,所以簡單來說,一顆腺瘤性瘜肉從發生到變成大腸癌,一般來說需要5-10年的時間,所以這5-10年是我們預防瘜肉變大腸癌的黃金期。這段期間只要有做大腸鏡檢查,並把瘜肉切除掉,我們就可以遠離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症狀:

大腸癌有甚麼症狀呢?一般來說大便有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變小、體重減輕、貧血。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早期大腸癌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國健署才會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來補助50-74歲民眾每 2 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足夠嗎?

大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人,一定要安排大腸鏡檢查。依照國健署資料,糞便潛血陽性個案,有一半證實有大腸瘜肉,而且每22個大便潛血陽性的個案中就有一個大腸癌患者。但是陰性的人呢?因為大腸癌或瘜肉的出血並非持續性的,所以陰性個案,並不代表一定沒有瘜肉或大腸癌。所以超過50歲的人,若是本身條件許可的話,至少要安排一次大腸鏡檢,甚至高大腸癌風險者(肥胖、糖尿病、抽菸、喝酒、大腸癌或瘜肉家族史)在40歲之後,就應該安排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的優點及風險:

大腸鏡檢查的優點不但是最直接最準確的大腸檢查,而且看到大腸瘜肉可以馬上用內視鏡切除,是一種診斷兼治療的檢查;此外所切除的大腸瘜肉也可以馬上送病理化驗,若是發現疑似大腸癌病灶,也可以馬上切片處理來證實是否確實罹患大腸癌。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大腸鏡檢很重要,但是讓民眾望之卻步的是傳說中大腸鏡檢查過程中的不適感;以現在的醫學發展我們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打氣設備及靜脈注射麻醉藥物等方式來減少檢查中的不適感及恐懼感。

而大腸鏡檢查最大的風險就是腸穿孔,有腸沾黏病史者是腸穿孔的高風險群,但其發生率很低大約是千分之一左右,所以相對來說大腸鏡檢查是一項相當安全的檢查。

 

結語

大腸癌不管在台灣或是全世界都是日漸增加的癌症,除了日常飲食盡量清淡,多吃蔬果及少抽菸喝酒外,規則的大腸鏡檢察,有瘜肉早期切除,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相關健檢套組: 心動全餐樂活健檢健康腸在

 

#台中健康檢查 #台中健檢

 

更多相關資訊:中部健康檢查推薦腸胃健檢專案最新健檢專案

 

健康專線 0800-323-188